万劲波:更大力度推进基础研究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2019-02-14 | 发布时间:2019-02-25 | 【】 【】
第一,加大中央财政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结合创新主体功能定位,完善对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长期稳定支持机制,瞄准新一轮科技革命可能的前沿方向,开展前瞻性基础研究。支持具备冲击“领跑”地位的优势领域建设国家实验室,争取引领世界科学前沿。在补短板领域建设新型科研机构,组织优势力量攻坚克难。设立军民融合科学计划,分阶段持续支持高风险研究。通过重大任务、重大基础设施及重大平台建设带动全社会加强基础研究投入。强化中青年人才、实验技术人才和后备人才投入,培养大量合格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保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依法独立运行管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视对原创性项目、非共识项目和前沿探索项目的支持。整合中央、地方力量,优化行业、部门、领域科研力量布局,统筹部署行业科技创新重大项目,提高公共资源专业化配置效率。由政府资本与社会资本合作设立生命健康、信息智能、资源能源、生态环境、防灾减灾等应用基础研究基金,设立理事会、基金会等专业化管理模式,融通“科学、技术与工程”,突破“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
第二,引导地方政府加大基础研究投入。2018年,我国人均gdp接近1万美元,进入“效率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阶段,但北京、上海、天津、深圳、广州等地区已进入“创新驱动”阶段。北京市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社会基础研究投入强度达到15%;上海市明确提出到2020年达到10%左右;广东省明确提出到2022年达到8.5%以上。近年来,科创中心、国家实验室、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各地更加重视基础研究。未来要优化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布局,引导地方政府结合高质量发展需求,发挥比较优势,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支持力度,共同组织科技攻关任务,强化对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可依托京津冀、长三角、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战略,增强国家中心城市、创新型城市、自主创新示范区及高新区的创新辐射带动力,加快形成一批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第三,引导激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发达国家的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大都注重基础研究,以维系其原创能力、厚实技术储备,实现专利和标准前瞻布局,确保其行业领先地位。我国越来越多高科技企业在国际科技竞争中占有重要地位。2017年,我国企业基础研究投入仅占企业r&d投入的千分之三,多数企业处于“效率驱动”阶段。创新型企业加强基础研究投入,才能实质性地改变基础研究投入强度低的局面。
第四,建立开放包容的创新生态体系。“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未来要统筹推进科技体制和经济社会体制改革,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构建开放、协同、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强化科教融合、军民融合和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产业化融通发展。就供给侧而言,建立完善以信任为前提的科研管理机制,在人才遴选、人才评价和资源配置中凸显科学价值创造,引导学风转变。建立相对稳定的学科布局和灵活柔性的调节机制,转变过于突出个人和第一单位的管理方式,鼓励学科交叉、融合与渗透,促进优势学科、潜力学科、空白学科、短板学科和新兴学科全面协调发展。适应大科学、大数据、互联网时代新要求,积极探索众包、众筹等基础研究新方式。把科学教育融入教育、文化体系,建立跨学科教育、培训和就业体系,使科学精神、科学文化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内核,激发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就需求侧而言,构建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公平竞争的创新友好型市场环境,健全决策咨询机制,让市场竞争和同行评议来选择具体优先领域和技术路线。健全知识产权法治环境,压缩非创新行业获利空间,让创新有利可图。鼓励政产学研共建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协同创新平台,建立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体制,激励科学家进企业、企业家进实验室,共同凝练科学问题,形成“创新驱动发展、发展带动创新”良性循环。建设自主可控的开放创新体系,推进更高水平的国际科技合作和对外开放,统筹推进“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技术出口与产能合作,带动国内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
总之,厚实的基础研究是科技强国的基本特征。建设现代化创新体系,要发挥好政府、市场、科学共同体及创新主体的作用。政府重点支持难度高、风险大、周期长的基础研究,还要着力构建公平竞争的创新生态,保障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激励创新企业自主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创新基础研究组织模式和支持方式,实行灵活的激励机制和严格的责任约束,调动创新主体的创新积极性。只有广聚全球科学英才,持续产出一批引领性原创成果,才能保障基础研究整体水平和影响力大幅跃升,使基础研究地位与国家发展目标和国际地位相匹配。
(作者:万劲波,系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