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赋能中国空间天文专题论坛”成功举办
文章来源:上海天文台 | 发布时间:2024-07-05 | 【】 【】
2024年7月4日下午,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以下简称“waic 2024”)“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赋能中国空间天文专题论坛”在世博展览馆2号会议室成功举办,吸引了200余位观众参加,与现场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人工智能(ai)赋能空间天文学相关热点问题。
目前,我国的科学研究已充分激发数据要素领先优势,天文学作为海量数据学科,是ai应用和驱动科学发现的最佳场景之一。waic 2024与中国科学院特别策划的本次“ai赋能中国空间天文专题”特色论坛,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主办,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承办,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协办,围绕ai驱动天文研究、ai与系外行星发现、ai与空间高能天文、ai与空间天文数据、ai引领卫星制造新范式等多个维度开展了主题演讲和圆桌讨论,以天文学对ai的需求为切入点,促进ai专业团队和天文研究团队的深入交叉,推动ai驱动的新科学研究范式下的重要科学产出。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孔大力副台长主持本次论坛。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党委二级巡视员张成金致辞表示,天文学作为海量数据的学科,是人工智能运用和驱动科学发现的最佳场景之一。目前上海正在建设的国际科创中心锚定人工智能,着力打造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和前沿科技研发体系,推动空间事业高质量发展。上海将继续加大在空间天文和商业航天研究领域的支持力度,促进ai技术与空间信息产业深度融合,加快推动ai驱动的新科学研究范式下的重要科学产出。希望通过本次论坛更好地促进人工智能专业团队和天文研究团队深入交流合作,激发更多创新思维,以人工智能为上海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基础研究局副局长魏志祥致辞表示,中国科学院与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策划了本次论坛,推动中国科学院相关领域研究所在国际、国内前沿科技的合作与学术交流,实现开放合作互利共赢。中国科学院作为我国的战略科技力量,一直非常重视天文学的发展,将天文学创新发展放在重要地位,成功建成了大家耳熟能详的“中国天眼”和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等国之重器,并通过实施空间科学先导科技专项等措施,精心部署和运行了空间天文观测设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希望通过本次论坛能加强ai空间领域的交叉融合,推动ai技术在中国空间技术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同时也希望本次论坛能成为国内外科研合作工作者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共同推动中国空间天文学的繁荣和发展。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党委二级巡视员张成金致辞
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基础研究局副局长魏志祥致辞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科学首席专家、空间科学与应用技术专家顾逸东院士在主旨演讲中介绍了他本人参与的爱因斯坦探针卫星(ep)、空间宽波段暂现源监视器(svom)等空间科学卫星项目,以及空间站巡天空间望远镜(csst)、宇宙高能辐射探测设施(herd)、宇宙伽马暴偏振探测器(polar-2)等基于中国载人空间站的天文项目,并探讨了人工智能在这些空间天文项目中的应用。顾逸东指出,当前“ai for 空间天文”已有大量应用,具有不可估量的应用前景,这可能催生新的研究范式,推动天文科学的全方位发展。
顾逸东院士作主旨演讲
在分组主旨演讲中,麻省理工学院卡夫利天体物理和空间研究所副教授安德鲁·范德伯格博士和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葛健研究员围绕人工智能如何帮助天文学研究银河系行星系统、人工智能应用于系外地球(et)巡天卫星计划等展开探讨。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副台长范一中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粒子天体物理中心主任张双南教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金驰川研究员分别介绍了“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慧眼”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和爱因斯坦探针(ep)卫星的运行情况与科学研究进展,讨论了人工智能应用于卫星数据分析、卫星星座控制策略以及多波段时域天文数据融合等方面的效能与科学需求。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刘超研究员从天文数据的特点和天文研究模式出发,探讨了如何以更高效率、更为泛化的方式将人工智能应用于中国空间巡天望远镜(csst)科学数据处理,展望了新的人工智能模型对天文研究范式的影响。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张永合副院长结合中法天文卫星svom和爱因斯坦探针(ep)卫星,从国际合作模式、分工协作方式、重点研究领域等方面出发,重点介绍了时域天文卫星国际合作的最新成果,展望了人工智能应用于时域天文领域海量数据分析的前景和深化国际合作对该领域向更高层次迈进的推动作用。
葛健主持圆桌论坛,与张永合、范一中、张双南、刘超、金驰川等围绕ai应用于科学研究的智能化水平提升、ai技术在天文学研究场景的前景等话题与现场观众进行交流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