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环境研究所在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动物宿主-寄生虫联系的影响方面取得进展
文章来源:城市环境研究所 | 发布时间:2023-09-27 | 【】 【】
土地利用变化是人类改变环境的最主要形式之一,对生物多样性构成了重大威胁。寄生虫构成了已知生物多样性的一半以上,通过影响宿主的行为、表现和物种形成等,发挥重要生态调节功能。土壤中存在大量以后生动物为宿主的寄生虫,特别是单细胞真核生物的顶复门(apicomplexa)。之前研究已经发现,人类用地普遍造成土壤后生动物多样性的下降。这可能直接导致寄生虫多样性丧失。然而,目前关于土壤后生动物寄生虫的认识仍然不清楚,特别是其生物地理学格局、与宿主的关系以及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基于此,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朱永官院士团队城市土壤生态研究组利用edna条形码技术分析了中国亚热带、暖温带和中温带地区中三种人类主导的生态系统(农田、居民区和公园)以及天然林中的土壤后生动物和顶复门的多样性及其联系。结果表明,人类主导的土地利用类型通过降低土壤后生动物的丰富度间接降低了顶复门的丰富度。但是,寄生虫丰富度的减少在亚热带和中温带地区比在暖温带地区更为明显。驱动寄生虫丰富度减少的机制也因气候区域而异,即中温带地区的减少与后生动物丰富度减少的联系比亚热带地区更强。人类主导的生态系统减少了寄生虫和后生动物之间的丰富度联系,这破坏了气候因素从后生动物到寄生虫群落的级联效应。综上所述,后生动物丰富度的减少是人工系统中寄生虫丰富度减少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并非唯一的驱动因素。在人类主导的生态系统中,寄生虫的丰富度与后生动物的丰富度在很大程度上是解耦的,这强调了人类活动在重塑基本生态模式与全球变化中的重要作用。
研究成果以land use decouples parasite-metazoan host biodiversity associations in soils across subtropical and temperate zones in china为题,发表于环境科学和生态学领域重要学术期刊global ecology and biogeography上。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李志鹏博士后为第一作者,孙新研究员为通讯作者。同时,朱永官院士、荷兰瓦赫宁根大学stefan geisen教授、德国哥廷根大学stefan scheu教授以及俄罗斯科学院alexei v. tiunov教授共同参与和指导了本项工作。本研究受国家自然基金和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项目的资助。
图1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和不同气候区中顶复门和后生动物的otu丰富度变化,以及土地利用对顶复门丰富度的级联和非级联效应
图2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后生动物和顶复门otu丰富度的相关性